close

蕭平實詆毀般若經典系列-2:正覺會蕭平實高揚如來藏唯識,而貶損般若,由此破壞佛法之辨析


前言:
      末法時代,佛法傳揚面臨種種危機和障礙,涉及的因素問題很多,  其中有一種則是非常嚴重而突出的,那就是很多學佛之人拿著自己所尊崇用的法義部分,去貶損其他人所尊崇的法義部分。
      例如所謂佛教內的空有之爭,  又比如 禪淨之爭,  乃至於小乘和大乘之爭,等等
      這些爭論完全忘記了佛法教化與修行的特點:

       1、佛法是因病與藥、対機設教:針對眾生各自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修行對治方法,並不是一概而論;
       2、佛法是步步修行、漸漸增上:佛法修行有步驟,有順序,有次第,分階段;
       3、佛法一方面是相通的,另外一方面又是有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層面的法義闡釋和修行模式的。

      比如,小乘與大乘,小乘是大乘修行的前期階段, 小乘修法也是針對部分僅僅樂於自度自解脫的眾生而對治,大乘不必貶低小乘,而小乘也沒有任何理由來否定大乘。

    在此,本文要說的是結合上述第3點,著重辨析正覺會蕭平實『高揚如來藏唯識,而貶損誹謗般若,由此破壞佛法』的問題。


先申佛法正義
——————僅僅依照般若經典修行,能成一切種智,必定能成佛!

1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處處皆說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,最終必證無上正等菩提,也就是說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最終必定成佛。

經文甚多,隨舉幾例:


『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,當學般若波羅蜜多

『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發起一念善心所獲功德,乃至安坐妙菩提座,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窮盡,應學般若波羅蜜多。』


『「捨利子!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威神力故,少用加行便能引發最勝自在陀羅尼門、三摩地門,令速現起,隨所生處常得奉事一切如來、應、正等覺,乃至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,於其中間常不離佛。』


『「捨利子!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,由與如是空相應故,不墮聲聞、獨覺等地,嚴淨佛土、成熟有情,速證無上正等菩提。


『捨利子!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,於一切法及般若波羅蜜多都無所取、無所執著,是名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三摩地。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,能集無邊無礙作用,不共一切聲聞、獨覺。捨利子!若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摩地恆住不捨,速證無上正等菩提。』


『善現!我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,廣說菩薩摩訶薩道善巧方便,若於此中精勤修學,速證無上正等菩提。』

2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處處皆說 一切種智、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的修行

經文甚多,隨舉幾例:


『佛告最勝:「天王當知!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於初地中得平等身。何以故?通達法性,離諸邪曲,見平等故。第二地中得清淨身。何以故?離犯戒失,戒清淨故。第三地中得無盡身。何以故?離欲貪瞋得勝定故。第四地中得善修身。何以故?常勤修習菩提分故。第五地中得法性身。何以故?觀諸諦理證法性故。第六地中得離尋伺身。何以故?觀緣起理離尋伺故。第七地中得不思議身。何以故?方便善巧智行滿故。第八地中得寂靜身。何以故?離諸煩惱戲論事故。第九地中得虛空身。何以故?身相無盡遍一切故。第十地中得妙智身。何以故?一切種智修圓滿故。」』

『「所以者何?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大寶藏中,廣說開示十善業道、四靜慮……菩薩十地、一切菩薩摩訶薩行……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虛妄性、不變異性、……佛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四無礙解、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、十八佛不共法、無忘失法、恆住捨性、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、一切陀羅尼門、一切三摩地門。如是無量大法珍寶,……無數有情於中修學得入菩薩正性離生,無數有情於中修學證得無上正等菩提。善現!由此因緣,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名大寶藏。』

——————結論:
如上經文確證證明,大般若經中明確開示了成佛所需具備之圓滿智慧,入『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虛妄性、不變異性、……佛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四無礙解、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、十八佛不共法、無忘失法、恆住捨性、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、一切陀羅尼門、一切三摩地門。』等,也開示了從初地到十地乃至成佛的次第,開示了成佛所需的一切種智等智慧, 故此依照大般若經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,最終必證無上正等菩提,必定成佛。

再舉正覺會蕭平實貶損誹謗般若經典之證據,呈現其問題,並進行辨析:

       1、蕭平實在其《阿含正義》一書中的序言裡如此說:

『是故大乘成佛之道,非唯第二轉法輪之般若系諸經所說實相般若總相智、別相智,亦須再進一步求證一切種智增上慧學。般若既以親證如來藏為始,依所證如來藏纔能現觀如來藏的中道實相義;而一切種智增上慧學,則是第三轉法輪諸經所說如來藏自性妙義,以及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等增上慧學為本;以親證萬法根源如來藏心體中所含藏之一切種子已具足故,名為圓滿成就一切種智,名為成佛。』…………故說大乘法中之般若經典真是佛說,第二轉法輪諸經中已曾說及法界實相般若之總相智與別相智故,第三轉法輪方廣唯識經中亦已宣說成佛所依憑之一切種智故……


          解析: 蕭平實的法義觀點中,將般若經典的法義內涵設定為僅僅具有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,將方廣唯識經典之法義內涵設定為道種智和成佛所依之一切種智。粗看起來,他的這個說法似乎是非常維護般若經典、般若法義的,而且他也處處宣揚般若經典確實是佛親說之經典。  
          但是,如果仔細去琢磨蕭平實所說的話的意思,他的實質是說:『僅僅依據般若經典修行,是不能成佛的!』

             請大家注意,蕭平實的真實觀點其實是:『僅僅依據般若經典修行,是不能成佛的!』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重要的話說三遍: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蕭平實的真實觀點其實是:『僅僅依據般若經典修行,是不能成佛的!』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蕭平實的真實觀點其實是:『僅僅依據般若經典修行,是不能成佛的!』

           因為蕭平實這樣說:『是故大乘成佛之道,非唯第二轉法輪之般若系諸經所說實相般若總相智、別相智,亦須再進一步求證一切種智增上慧學』 。  蕭平實的意思就是說,  要想成佛,僅僅依靠二轉法輪般若諸經所說的般若總相智、別相智,是不行的、不夠的,還必須進一步(依照三轉法輪的方廣唯識經典)來求證『一切種智增上慧學』, 換句話說,在蕭平實看來, 般若經典裡是不涉及『一切種智增上慧學』的,僅僅依照般若經典修行,是不能成佛的!    所以蕭平實的意思是很明顯的,他貶損般若經典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白的,那就是說,他認為般若經典的法義內涵不具備一切種智,所以僅僅依照般若經典修行是不能讓修行人成佛的!


2、蕭平實在其《心經密意——跋》中如此說:

          一切種智之增上慧學,則要更待第三轉法輪時,於如來藏系諸唯識方廣經中方說,非是原始佛法之四阿含諸經所說者也,亦非是第二轉法輪之般若系列諸經所說者也

             蕭平實的這個說法,在他自己的法義觀點體系裡確實是一以貫之的,他一直都是這樣認為的,所以在這個跋裡,蕭平實很明確地說:『一切種智之增上慧學』『亦非是第二轉法輪之般若系列諸經所說者也』,也就是說,他認為般若系列經典並沒有說到一切種智,而一切種智乃是成佛所必備,那麼蕭平實貶損般若經典的意思就很明顯了, 僅僅依照般若經典而不依照如來藏系唯識經典修習,就沒法成佛。


3、蕭平實在其《燈影》一書中如此說:

     至於般若經系所說者,非是開示地上菩薩所應進修之增上慧學一切種智,唯說相見道等別相智,是故不須定依三賢、初地乃至六地之次第而說之,只需從橫面而說即可也!般若經系非說三賢十地之佛道次第故。若是為諸真見道菩薩而說成佛之道所應進修之一切種智、十波羅蜜者,則必須依淺深次第之內容而說之;此乃第二轉法輪之般若經之性質,異於第三轉法輪之唯識系增上慧學之性質,此中同異不可不知也!


         蕭平實在這裡的說法同樣如此,他的意思仍然是說般若經典只有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, 沒有『成佛之道所應進修之一切種智、十波羅蜜』, 說二轉法輪之般若經典不同於三轉法輪之唯識增上慧學, 也就是認為般若經典不完備、不完善、不足以令修行人成佛的意思。所以蕭平實的意思是很明顯的,他貶損般若經典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白的,那就是說,他認為般若經典的法義內涵不具備一切種智,所以僅僅依照般若經典修行是不能讓修行人成佛的!


4、蕭平實在其《普門自在》之序言中如此說:

     如來藏者,唯識增上慧學之主體也,亦是一切佛法之主體也,即是古時禪宗祖師證悟時所證之標的,於禪門中多名之為真如心,即是第八識如來藏。然因如來藏勝法即是一切種智之根源,是成佛之依憑,是故意趣甚深,更微妙於般若中觀總相、別相智慧;成佛與否,端視有無如來藏一切種子實證之智慧,是故親證如來藏所得之般若智慧,以及證後深細觀行所得之一切種智,非可初時說之,眾生緣猶未熟故,聞之亦不能解故;由是緣故, 釋迦世尊甫成佛道時,不於初轉法輪之阿含期中為聲聞說之,亦不於二轉法輪之般若期宣揚甚深般若時說之,乃殿後而說,直至第三轉法輪之唯識種智時期方始說之,攝歸第三轉法輪之方廣妙法;


     同樣地,蕭平實在這段文字中仍然是說,成佛與否,端視有無如來藏一切種子實證之智慧,而一切種智是『不於二轉法輪之般若期宣揚甚深般若時說之』,而是『直至第三轉法輪之唯識種智時期方始說之,攝歸第三轉法輪之方廣妙法』,所以蕭平實的意思是很明顯的,他貶損般若經典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白的,那就是說,他認為般若經典的法義內涵不具備一切種智,所以僅僅依照般若經典修行是不能讓修行人成佛的!

總結與結論:


      限於篇幅,蕭平實貶損般若經典的觀點是非常明確的,他評判說單純依照般若經典修行不能成佛,因為蕭平實認為般若經典裡不具備一切種智的法義內涵,而這些表述在他的著作裡出現非常之多,這裡就不一一列舉。
   
    末法時代,邪師說法如恆河沙,不計其數。而諸般邪師也是各有其特點,  其中類似於蕭平實這樣的邪師,恐怕是最容易迷惑人的一類——————因為這類附佛外道邪師,一直標榜自己是維護佛法正法,標榜自己是弘揚佛法究竟甚深法義,而且還從形式上、表象上廣引各種佛法經典,看起來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。
    一般修行人如果不能深入經藏,如果不能智慧簡別,那就很容易被他的言辭所迷惑,被他的所謂正法法義給誤導!


   故本文在此予以澄清、辨析、破斥!


   並鄭重建議和提醒廣大佛子,末法時代修行佛法的確不易,邪師說法誤人子弟者漫山遍野,要想不為人欺瞞,要想不被人忽悠,那就要摒棄各種名家崇拜、名人崇拜、大師崇拜、乃至師門崇拜之情結,一定要自己親力親為,深入經藏,深入法義,理性思維,邏輯思維,並與自己的親身修行過程相結合,如此纔能鑒別真正的佛法,如此纔能真正地實現修行證果的目標。


補充說明:
般若中觀與法相唯識之爭,應該是由來已久了,這裡面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爭論誰更了義。
依照本人現在的理解來看,其實般若唯識都是了義,只要能夠令修行人由此而成佛,那就是究竟了義。


至於唯識與般若兩者的區別,我覺得還是因為眾生根性差別而說。


心性喜空者,修般若入無上正等正覺
心性喜實者,修唯識入無上正等正覺


兩者只是角度和路徑上有所差別,但本質上都一樣。


這個問題如果有朋友感興趣,不妨另外開貼再討論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平凡世界&南伽他 的頭像
    平凡世界&南伽他

    平凡世界&南伽他的部落格

    平凡世界&南伽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